🧠《最棒的一年》— 匱乏思維 vs. 豐盛思維 你是哪一種呢?

🧠《最棒的一年》— 匱乏思維 vs. 豐盛思維 你是哪一種呢?

最近剛好看到在網路上有人分享了美國知名生產力與領導力專家Michael Hyatty在2018年時所推出的書《最棒的一年》裡面的一張表格,特別探討了「匱乏思維」(Scarcity Thinking)與「豐盛思維」(Abundance Thinking)這兩種不同的心態,讓我有感而發,以前我自己在台灣所受到的專制教育和打擊式教育過程中好像都是比較偏向匱乏思維,但是漸漸在加拿大生活的這幾年改變了很多,雖然還是常常會覺得自己又落入了以前的陷阱之中,但是能開始察覺兩種思維的不同,自己選擇用不同的方式去過想要的生活,會發現好像整個人都變得越來越好了。豐盛思維也幫助在面對生活的挑戰時變得更正面,覺得自己也逐漸變得更加強大和包容。

這兩個思維主要的差別是什麼?書中寫道:「像查理這樣的匱乏思維者,受限於對世界、他人和自己的限制性信念,而像羅伯特這樣的豐盛思維者,則是建立在解放真理的基礎上。」

📌 匱乏思維者(Scarcity Thinkers)

  1. 自視過高且充滿恐懼。
  2. 相信資源永遠不夠。
  3. 吝嗇於分享自己的知識、人脈與同理心。
  4. 認為自己無法改變,就是這樣了。
  5. 天生對他人懷疑,態度疏離。
  6. 憎惡競爭,認為競爭只會讓資源減少,讓自己變得更弱。
  7. 對未來悲觀,相信困難時期即將來臨。
  8. 視挑戰為障礙。
  9. 目光短淺,避免風險。

📌 豐盛思維者(Abundance Thinkers)

  1. 心懷感恩,充滿自信。
  2. 相信資源是無限的,總有更多的機會與可能性。
  3. 樂於分享自己的知識、人脈與同理心。
  4. 相信自己可以學習、成長與發展。
  5. 天生信任他人,態度開放。
  6. 歡迎競爭,認為競爭能讓整塊蛋糕變大,並讓自己變得更好。
  7. 對未來充滿希望,相信最好的尚未到來。
  8. 視挑戰為機會。
  9. 目標遠大,勇於冒險。

👉 你的思維模式是哪一種? 成就目標的第一步,是了解我們的信念如何影響我們的行動與結果。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

請注意,留言須先通過審核才能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