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21st, 2024 By Esther T and Tony C
大家早安!歡迎來到第106期的通勤精釀電子報🌞
🌕只願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長久,不管相隔千山萬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潔美好的樣子。
這個禮拜剛過了中秋節,不知道你是否有和家人朋友團聚呢?自從選擇出國以來每一年到了團圓的時刻,像是農曆新年或者中秋節,心情總是不太一樣,抬頭看著圓圓的月亮想念著遠方的家人,但低下頭看見手中抱著暖暖的小貓咪,想起自己身邊其實也有了可以稱為家人想要珍惜的人。
也會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吧,這種掙扎自古來都是,我想離開家鄉的人都能夠理解。
也不是沒有想過,如果當初選擇了另一條路,會是什麼樣子,如果選擇了那個,會不會過得更幸福,就像我很喜歡的一首歌Grass is greener寫到的 ”And when I finally get to heaven. I’ll be wondering if it’s better down in hell.“
很喜歡一句話說,不要美化沒有自己沒有選擇的路,或許換一個選擇本質只是換一個痛苦,其實每一條路都不容易,最重要的是把腳下的路走成最好的路,如果錯過落日的餘暉,那就去看夜晚閃耀的星空吧!
這個星期天就是24節氣的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從這天開始,南北半球的晝夜均分,氣候也變得涼爽舒適。在以前秋分是人們祭祀祖先和慶祝豐收的重要日子,現代雖然這些習俗已不如以往盛行,但秋分依然提醒著我們季節的交替,以及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智慧。
-
通勤讀書會是通勤十分鐘每月舉辦的線上活動,向所有人募集當月在讀的好書,將這些書籍搜集並製作成清單推薦給大家,讓大家想到閱讀時,可以不只有最新熱門排行榜可以參考(我們都知道這個榜單萬年都是那幾本書) 就像我們的Podcast節目一樣,致力於搜集最棒的國際商業新聞內容,幫你整理原文資料並用輕鬆的口吻與你分享,讓你免去花更多心力閱讀新聞,只需要每天三十分鐘,讓你迅速與國際接軌!如果喜歡這份書單,也歡迎轉傳給你的好朋友👐🏼
被隱形的女性:從各式數據看女性受到的不公對待,消弭生活、職場、設計、醫療中的各種歧視
長大讀了越多書才發現,很多身為女性對我們而言習以為常的事情,其實不一定合理,但是知識就是力量,要是我們想要改變,就得明白系統運作的方式。
《被隱形的女性》揭露在這個主要為男性打造的世界裡,人們總是系統性的忘記納入一半人口的意見與經驗。自由人權活動家佩雷茲首度融合全球跨領域的案例分析、故事,以及研究,揭露性別分析資料不足所造成的嚴重偏誤,說明女性以哪些隱而不顯的方式遭到漠視,以及此種現象對女性的健康與福祉所造成的影響,並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作者從犀利的角度,剖析了絕大多數的社會規範在制定時都忘了考量女性,從演算法、藥物劑量到政府政策皆是如此。
本書的推薦序中,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退休教授 成令方 提到了有關於退休美國湖人隊明星球員賈霸對美國種族歧視的一段話,她認為與本書的主題「被隱形的女人」中提及的性別歧視(sexism)異曲同工: 賈霸說:「美國的種族主義就像空氣中的塵埃,就算你幾乎被窒息嗆死。種族主義的塵埃幾乎是隱形的,直到你讓陽光照進來。當陽光照下來時,你看見到處都是灰塵。只要我們讓陽光一直進來,我們就有機會打掃灰塵。但是,我們必須保持警惕,因為空氣中總是會有塵埃。」
形成看不見的「隱形女人」(塵埃)的背後,更是我們都自然擁抱,毫不質疑的「以男人為標準值,預設值」的性別主義。但是最重要的事情是,性別資料缺口通常並非出於惡意,甚至不是有意為之。大大相反。數千年來,人們都習於如此思考,因而造成了性別資料缺口;事實上,缺口是欠缺思考的產物。我們甚至可以稱它為雙重的欠缺思考:男性代表全人類, 而無人思及女性。當我們提到「人」,我們指的其實是男人。
謝謝通勤族的好書推薦,這本書我也非常感興趣,立即收進我們的書單之中了!
品味,從知識開始:日本設計天王打造百億暢銷品牌的美學思考術
到底要怎麼培養品味應該是許多人很好奇但又難以找到方法的一件事情,當市場上充斥各種行銷內容,要如何找到適合自己屬於自己的品味,而不是總是跟風把生活品味和居家環境弄成像網紅咖啡廳的感覺,「品味」追求的不僅是表面的美感,而是由深厚知識累積而成的「洞察力」與「精準度」,如此,才能擁有兼具實用與美感的工作產出。
日本知名的設計大師水野學寫到:「品味並非與生俱來,每個人都可以學會。這是透過知識的累積,讓事物表現出最佳樣貌的能力。如今,正是以「品味」決勝負的時代——瞬間的視覺印象,將決定工作的價值。提升品味,就等於提升工作能力。」,他在1998年成立good design company,其設計理念強調除了美感,也要兼具銷售力,許多知名的作品都是出自他手,像是熊本縣官方吉祥物「熊本熊」、UNIQLO「UT」、椎名林檎「林檎班」、中川正七商店,從基本的商標、產品企劃、包裝,到室內設計、顧問等等。
致富覺察:培養點石成金的財富腦
你渴望財富自由,拚命賺錢,卻又遲遲沒有進展嗎?問題可能不在於你是否夠拚命,而是深植於你腦中的「貧窮木馬程式」在作祟。
很喜歡作者從源頭開始思考財富對我們來說到底是什麼,不只是像許多的理財書籍教我們如何賺錢,而是要我們先去思考,金錢財富對自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之前看過「貧窮烙印(Poverty Stigma)」這個字,覺得十分印象深刻,指的是由於經濟困難或貧窮所引發的社會歧視和負面標籤。這種烙印通常來自社會對貧窮的刻板印象,將貧困人士與懶惰、低能力或不負責任等負面特質聯繫在一起,導致貧困者在公共生活中受到不平等對待和排斥,貧困者可能因不斷面對社會的負面評價,開始內化這些標籤,認為自己真的不如他人,從而失去自信,影響自我認同和心理健康。這種烙印使得處於貧困中的人更難擺脫貧困,形成惡性循環,阻礙社會流動和個人發展。
或者有的人即使脫離了貧困,卻依然會出現內化自我貶低, 去挖掘自己的金錢認知,錢在你心裡是什麼樣子?了解自己之後,才能真正珍惜生命當中的每分每秒,覺察活出想要的自己。
森林裡的資本主義者:在現代社會邊緣,找回簡單完整的人生
我們常感覺庸庸碌碌一生,過的卻好像不是自己的生活,每天用盡全力過日子,又總有一種邊努力又邊放棄的心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矛盾?大概是多數人經常為了現實妥協,而這本書則是給出一個答案,那就是努力生活和有意義的生活是兩回事。
如果你也常感到這樣的話,那我想這本書會給你一些解答,作者講述了他的人生哲學,從工作、飲食到金錢,最重要的是直面自己的內心。
仔細看了一下書中的章節,覺得都非常吸引人,像是第二章的拋棄什麼,才能避免人生過得不得已,談到了當夢想阻礙人生時/屈服於欲望的習慣/那不是我的權利//先停止感謝和理解/雖然沒什麼東西好教/熨燙的極簡主義/
第三章 如何與不賺錢的自己共存,談到了司康vs發酵麵包/能忍受的貧窮/錢的喜與悲/ /我們都會給人添麻煩/
第四章 在森林裡找我的故事之中談到了如何在世間的侮辱前守護自我/一起走才能找到自我/梭羅平凡且珍貴的故事/生活不會欺騙我們/如何不被經典的重量壓垮/院子的鋼琴/
最近常常看到各種裸辭、離開了工作多年的崗位的社群文章或影片,內容不外乎是要去找尋自我、忙碌多年發現自己追求的目標其實並不快樂或者因為壓力過大產生職業倦怠,我很好奇會不會有什麼方法能夠讓我們能永續的平靜又快樂的生活工作下去,或許這本書能給我們一些解答。
在前言的部分作者分享了一個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愛麗絲夢遊仙境》有一部比較不出名的後續作品《愛麗絲鏡中奇遇》。
這部同樣充斥著謎語的作品中,出現一個名為紅皇后的新角色,她無論跑多久都不會疲憊。愛麗絲莫名其妙地跟著一起跑,跑到氣喘吁吁,暫停下來時,她發現了奇怪之處。紅皇后和她的小卒都不停地奔跑,然而,他們卻還在原地,連一步都無法前進。紅皇后告訴愛麗絲這件事的祕密,她說:「在這裡啊,想待在相同的位置上,就得拚命奔跑。」
環顧四周,沒有誰不努力生活,大家也沒有覬覦龐大的財富或偉大的名聲。但是,就算努力了一整天,睡前躺在床上,也幾乎沒有人會覺得這天過得很滿足。如此一來,就會陷入奇怪的心態,一邊努力生活,一邊卻又默默放棄,心想:「反正也沒希望。」
即便竭盡全力奔跑,心中卻不抱希望,反而被絕望占據。「沒辦法,大家都是這樣過日子。」想擺脫這種奇怪的放棄狀態,我們該怎麼辦呢?紅皇后說:「想去別的地方,最少要跑兩倍速。」實際上,很多人在找稍微跑快一點的方法,他們減少睡眠時間、抽出午餐時間、利用通勤時間。然而,努力生活和有意義的生活是兩回事。
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
在去年EP66我們談到了那時候剛好在聽《Making Sense with Sam Harris》Podcast時,主持人Sam Harris 訪問了一位美國的社會科學家、哈佛大學教授,同時也是知名暢銷作家的 Arthur C. Brooks,他談論到有關「流動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和「固定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的話題,讓我覺得非常有趣。
這位教授寫了許多書,其中一些可能通勤族已經看過中文版,像是《Love Your Enemies》 (愛你的敵人——如何處理對立與輕視,尊重意見不同的人)。另外還有《The Conservative Heart》(台灣好像沒有中譯本,中國翻譯為《美國式幸福》),他在2022年二月出版的《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後來也推出中文譯本了,叫做《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
在談這本書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書名的意思。如果直接翻譯,會變成「從力量到力量」,但其實它在英文中是一句慣用語「go 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意思是「蒸蒸日上」或「日益強大」。這本書討論的是如何在年老之際依然過上幸福生活。很多人認為年齡增長是一件不好的事,隨著退休,似乎生活也失去了活力。Brooks 在疫情期間撰寫了這本書,當時他58歲,書中為自己的幸福制定了一個循序漸進的策略,強調投資未來的幸福永遠不會太早或太晚,並提供了具體實踐的目標。
大多數人會接受自己逐漸老去的事實,並試著與之相處。Brooks 則告訴我們,儘管智力隨年齡增長會有所衰退,我們不應該抗拒或執著於過時的想法,而是可以自我驅動,依然保持熱情。也許我們的下半生會比上半生更精彩。
在那一集Podcast主要談論的是其中的一部分,即 fluid intelligence 和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的概念。這個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 Raymond Cattell 在 1971 年提出,fluid intelligence(流動智力)和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固定智力)分別指的是:固定智力是應用先前知識和經驗的能力,而流動智力則是指在混亂中發現新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Cattell 發現,固定智力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強,但流動智力則在成年早期達到頂峰,之後逐漸下降。流動智力特別重要,因為它影響了學習新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顯示,人的流動智力會在二三十歲達到巔峰,然後開始下降。Cattell 也指出,這正是為什麼年輕人在這個時期往往能夠達到高度的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流動智力逐漸減退,這會導致許多人感到職業倦怠 (burnout)。Brooks 提到,當人們開始感覺無法取得進步時,幸福感也會隨之下降。這時候我們就需要轉向第二個曲線——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固定智力)。
固定智力則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並在中晚年保持高位。這是因為固定智力基於我們過去的知識和經驗,隨著時間我們能夠更好地運用這些知識。因此,年紀漸長的人儘管流動智力下降,仍然可以通過固定智力在新的領域獲得成功。這在需要高智慧與深度知識的領域中尤為顯著,像是歷史學家,他們的巔峰期往往在65歲左右。
總結來說,Brooks 鼓勵大家不應該害怕年齡的增長,而是應該接受並善用這些不同的智力曲線,將自己的專長從流動智力轉向固定智力。舉例來說,教授可以從早期的數學研究轉變成後期的教學,這樣就能夠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持續保持滿足感與成就感。
希望這段分享對你有幫助,也能讓你對自己的人生曲線有更深的思考。
FROM THE EPISODE
AirPods Pro2,這個僅僅只有兩歲的產品,將要取代傳統的助聽器,化身成為聽力受損人士的臨床等級助聽器,成為一個更便宜的替代品。
美國FDA最近批准了蘋果對於旗下AirPods Pro 2的助聽器軟體更新,從2022 年開始,FDA 就允許了非處方助聽器的銷售,讓人們不需要去看醫生,就可以去使用更便宜的替代品,目的是為了以降低助聽器的價格並增加使用機會,不過現在這個批准將帶來更廣泛的影響,曾經存在的社會汙名或許終於能夠被消除掉,取而代之的不一樣的社會身份標記。
Amazon的CEO Andy Jassy 宣布要精簡公司的管理階層,並要求員工從明年一月開始每週回到辦公室工作五天,這樣的計畫引起了雅馬遜員工的擔憂跟沮喪也引發許多爭論。部分員工表示他們感到很驚訝也很失望,在社群媒體上面已經有各種雅馬遜員工的抱怨出現,像是通勤時間增加等等。
EP419 Nike更換CEO 找回三十年Nike年資經理人回鍋 股價盤後上漲
Nike新任CEO Elliott Hill三十年職涯只待過一間公司!他在1988年以實習生身份進入Nike,直到2020年退休,沒想到才退休四年就又被Nike請回來擔任CEO(即將卸任的CEO John Donahoe則是「被退休」?) Nike股價盤後大漲超過7%。
如果你喜歡這份電子報的內容,也許也會喜歡我們每天的Podcast節目😉
目前訂閱一年還可享有76折優惠喔!🎙了解如何開啟訂閱
• S5EP415 南韓寵物推車銷量超過嬰兒拖車 與 全球最大球體場館Sphere迎來首場體育賽事 與 壞事一籮筐 波音工會決定發起罷工
• S5EP416 蘋果AirPods Pro2晉升臨床等級助聽器 與 重返半導體領先地位 Intel宣布製造業務轉型
• S5EP417 Amazon要求回辦公室五天 令員工震驚又失望 與 Goldman Sachs結束與Apple合作後 Apple Card的下家何去何從 Apple與JPMorgan Chase進行深度討論
• S5EP418 美國聯準會終於降息 一次降兩碼 與 網紅Logan Paul Mr Beast和KSI聯手推出Lunchly 搶佔Lunchable市場
• S5EP419 微軟宣佈史上最大60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 股息提高10趴 與 Nike更換CEO 找回三十年Nike年資經理人回鍋 股價盤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