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16大銀行矽谷銀行倒閉懶人包

美國第16大銀行矽谷銀行倒閉懶人包

美國第16大銀行矽谷銀行倒閉

本週的大新聞之一就是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 簡稱SVB)的殞落,整體情勢在一週之內快速發展,北美時間週五矽谷銀行確定倒閉並且由美國政府進場接管,將旗下資產轉移到新組成的銀行組織。

事件起因
北美時間周四,SVB宣布要進行新一輪22.5億美金的增資,然而增資不成,更造成週四股價大跌將近60%,並且引發了擠兌(我們剛好在上一期精釀中Silvergate的新聞也看到擠兌這個金融術語)。

該公司立即在當天週四與重要投資人招開電話會議,試圖安撫投資人,不過在北美時間週五,加州政府介入,選定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接管成立新組織,處理所有在SVB擁有存款的消費者和公司的帳戶,目前FDIC所制定的保險額度為25萬美金,等於在SVB存款超過這個金額的公司可能很難在近期拿到他們的所有現金。

SVB的重要性
SVB的倒閉是美國繼2008年Washington Mutual Bank倒閉後最大的金融機構倒閉,SVB先前為美國第16大銀行,因為處於矽谷,與許多新創和科技產業公司往來密切著名,提供帳戶服務和貸款等金融服務給這些公司,因此該銀行相對其他銀行的客戶來源比較單一。

為什麼會發生擠兌和倒閉?
這一次的成因很有可能來自於SVB對於風險的管控不佳,特別是面對聯準會持續升息的政策反應過慢導致的結果。(SVB上一任Chief Risk Officer於去年初離職,一直到今年一月才找到新的繼任者)

銀行的商業模式概要
銀行收到客戶的存款後,扣除現金的準備金,再將剩餘的金錢投注在更高報酬的資產上面(股票、證券等),而銀行也會給客戶存錢的利息,所以銀行的收入 = 投資的報酬 - 給存款人的利息

過去疫情兩年景氣大好,SVB現金存款暴漲,在運用這些現金存款時,SVB買入了不同證券和抵押債券。我看到LinkedIn上一個比喻很生動。

假設SVB像一般人一樣拿一筆錢在過去兩年去買房子(剛好在房價高點時),而之後這位屋主將房子出租,每個月拿回一定的固定收入。就像SVB在過去疫情幾年買入債券,可以領到固定收入,並且預期在債券到期時,領回本金。

然而一連串的升息之後,我們看到房價開始下跌,等於房屋價值ㄖ縮水,而這時屋主不會想要賣房子,但是在租金固定的情況下,屋主只能盡量降低成本。

這邊的屋主成本可以想像為SVB付的利息給存款人,如果利息相對低的話,存款人當然可以去找到市面上提供更優惠利息的銀行將錢轉走。

結果
因此SVB在過去一年現金存款下降至少10%,少了可以使用的現金,就沒有更多機會去賺錢。而利息上升之後,債券價格下跌,讓SVB可能計上更多損失,因此只能賣東西籌錢,他們開始出售手上債券和賣公司股份增資,接下來造成擠兌,就發生這週的事情了。

當然這是最精簡的介紹,如果對於這起事件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參考以下這篇電子報

🔗Learn More

矽谷銀行倒閉掀起的骨牌效應

電視機上盒公司Roku在週五下午證實,其公司擁有將近5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存放在SVB之中,大約是該公司19億現金的26%,預估很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無法拿回,Roku週五盤後股價下跌3%,目前表示並不影響Roku的日常營運。而不只是Roku,很多新創將募得的部分現金放在SVB之中,會不會造成實質影響還無法確認。

🔗Learn More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