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3rd, 2025 By Esther T and Tony C
大家好!歡迎來到第145期的通勤精釀電子報🌞
別讓頭銜變成你的陷阱。
「我一定要當醫生。」
「我非得進那所學校不可。」
「我不能辭掉這份工作——這可是 Google 啊。」
人生有很多種過得精彩的方法。
別再只盯著某個特定頭銜的光環,而是去思考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你會發現,其實有很多條路能帶來同樣的快樂、意義或自由。
如果你把幸福綁在唯一的道路上,就會看不見其他同樣美好的選擇。
而這些選擇,可能更適合你,也可能讓你少受很多苦卻達到類似的結果。
💲最近在讀的書《誰製造了貧窮?:史丹佛經濟學家對貧富不均的思辨》
另一個與美國相仿的情況,就是英國低收入移民家庭的孩子,其在學業上的表現超越本士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一份二〇一三年的英國研究,比較了來自多個種族與國家背景的孩子的學業成績,這些孩子全都來自在學校可獲得免費營養午餐的低收入戶。
來自此一經濟背景下的非洲移民家庭,他們的孩子有六成能通過考試標準,而來自孟加拉、有著相同經濟條件的移民家庭孩子也是如此。來自加勒比地區、有著相同經濟背景的黑人移民家庭,其孩子通過考試標準的機率則低於五成。然而相同經濟條件下土生士長的自人孩子,其通過考試的比例僅三成。在諾斯利自治區裡,這些白人孩子的成績比倫敦所有行政區的黑人孩子都低。
單就英國哪些種族的學業表現較好、哪些種族較不好來看,或許與美國的狀況看似非常不同,但來自異國文化背景的孩子,其學業表現卻比本土低收入家庭孩子要好,從這一事實來看,英國與美國的情況又極為相似。
那些常用來解釋黑人貧民區學校教育表現欠佳的理由—基因、種族歧視或「奴隸制度後遺症」,都不適用於英國的底層白人。然而,兩者卻驚人的相似。 英國底層白人與美國貧民區黑人的真正共通點,在於數世代以來在福利制度下被灌輸的受害者意識形態,那種忿忿不平,認為自己的困境全肇因於重重障礙。而這個意識形態被福利制度計畫所支持,創造了在經濟上適得其反、在社會上具破壞性的生活模式。
在那些本土低收入家庭孩子深受意識形態所拖累的同時,同樣來自低收入戶的移民家庭孩子沒有被這種意識形態影響,因此,在兩國的表現都較出色。達爾林普爾醫師在《底層生活》裡說道:「一點兒都沒誇大,我真的想不到任何一個住在醫院附近公共住宅內的十六歲白人核子,可以真得出九乘七。就連三乘七都能難倒他們。」基因決定論絕對解釋不了一個曾經孕育出莎士比亞與牛頓這樣天才的種族,為什麼會出現這麼難堪的教育結果,導致其年輕人居然連簡單的算術都辦不到。而「奴隸制度後遺症」與種族歧視,自然也無法解釋這個現象。
儘管那些表現較差的白人學生都來自英國底層,貧窮卻不是一個充分理由,因為就像美國一樣,這些孩子與前幾代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相比都倒退了。達爾林普爾醫師的父親出生在貧民區。但在那個更早的時代,一個貧民區的學校都還保有一定教育水準,且沒有像後來的學校那樣,迎合窮人的心理,在他們心中種下不滿以及社會不公阻礙他們成功的想法。
相反地,早期的學校試圖賦予年輕人擺脫貧困的人力資本。
英國與美國的福利制度所帶來的諸多後果之一,包括讓許多人沒必要發展出自己的生產能力(亦即他們的人力資本),尤其當他們可以依賴別人的產出而活時。整體社會因此蒙受的經濟損失,不單單只有轉移福利制度的益處給那些不具生產力的社會成員所耗費的成本,更包括了福利接受者倘若被迫自行生產可能帶來的更大價值。
📈Roblox因一位16歲少年自創園藝遊戲股價迎來暴漲
最近因為一款號稱由一位16歲少年,在短短三天內就做出來的超簡單園藝模擬遊戲,讓Roblox(股票代號:RBLX)的股價飆升至自 2021年底以來的最高點。
這款遊戲名為《Grow a Garden》,一切從一塊貧瘠的土地開始,玩家可以種植種子、販售作物換取遊戲中的貨幣「sheckles」,再用這些錢購買更多奇怪的種子與動物,打造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花園,當離線的時候這些植物會繼續生長,所以對於玩家而言當重新回到遊戲之中時,就可以看到一些驚喜的畫面。玩家也可以用現實世界的金錢來加速這個過程,這款使用了Roblox經典的積木風圖像的《Grow a Garden》現在已經變成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遊戲之一,Roblox發言人向外媒證實,該遊戲在幾週前創下了同時在線人數新紀錄,有高達1650萬人同時在「種菜」,打破了過去由《要塞英雄》(Fortnite)所保持的紀錄1430萬人,而且還一舉超越了大約兩百萬。
這個數字有多誇張?1650萬人大約等於瑞典與丹麥的總人口數了!而自從《Grow a Garden》在3月31日正式「發芽」以來,Roblox股價已上漲72%。這也讓得Roblox的市值突破280億美金,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那些喜歡在暑假泡在方塊元宇宙中的孩子熱愛耕種。
有趣的小數據:在遊戲裡面,大約有35%的玩家年齡是低於13歲的,看來小朋友們特別喜歡種植蔬菜呢!
根據Reddit網友的留言,有人就說他玩過這款遊戲真的超令人上癮,遊戲非常簡單,可以看著植物長大,還有各種不同的突變,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十分友善,讓遊戲玩起來很輕鬆。也有人表示因為在這款遊戲裡面不做任何事也能進步,彷彿專為習慣性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而設的堡壘。《Grow a Garden》有點像是Roblox版本的動物森友會或者是當初Facebook的開心農場,也有一大部分的玩家是來自亞洲。
這款遊戲於3月底推出之後就迅速爆紅,知名Roblox創作者 Janzen Madsen在四月時收購了部分的遊戲股份,當時這款遊戲還只有大約兩千名玩家,他帶領著開發團隊進一步擴建這款遊戲的內容。最近,位於佛羅里達、專門投資與行銷Roblox平台遊戲的公司Do Big Studios也加入了投資行列。
Janzen Madsen旗下工作室Splitting Point Studios的開發者也加入了大量遊戲內容,比如給於玩家免費的寵物,但是玩家必須在發放物品時有上線才能領取,這讓玩家們不斷回到遊戲裡頭,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在週末會同時有這麼多玩家都在線上,就是為了等待那些不定時出現的獎勵。
玩家也可以透過Robux購買數位物品,或加入獨立的黑市,在黑市裡頭有價值數百萬美金的數位水果和動物在eBay和Discord等網站上出售。
也因為華爾街看好這個園藝遊戲,從中看到了巨大收益潛力,許多分析師也上調了Roblox的目標價格。Wedbush Securities的分析師先前表示,《Grow a Garden》現在正在讓本季度使用者參與度大幅成長,特別是現在正值暑假開始之際。自從去年12月以來,Roblox同時在線用戶數激增75%,分析師認為,這樣的成長動能可能會讓今年的第二季度成為Roblox有史以來表現最亮眼的一季。Wedbush Securities將Roblox的目標價上調逾20%至110美元,而 Oppenheimer則將其評級上調56%至125美金。
長期以來Roblox培養出了龐大的創作者社群,讓他們能在平台上開發出獨一無二的遊戲。根據Roblox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報,平台支付給創作者的總金額已超過2.81億美金。
🔗瞭解更多
8萬多名星巴克咖啡師爭霸 星巴克首屆全球咖啡師冠軍大賽
星巴克本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了該公司史上首次的全球咖啡師冠軍大賽,透過高技術的比賽,希望成為品牌打造職人精神與凝聚公司文化的新平台。世界咖啡師大賽已經不是一件新奇的事情,這股浪潮最早可以追朔到2000年前後,到今天已經變成非常講究的正式激烈比賽,從義式濃縮咖啡、拉花到自創的創意咖啡,每個項目都講究細節。
而這次星巴克也決定加入戰局,自己舉辦一場屬於星巴克咖啡師的世界大賽,選出品牌內部的「世界最強咖啡師」,也是該品牌繼十年來持續舉辦區域性競賽後的首次世界級對決。這個比賽總共有8萬4千名咖啡師參賽,最終只剩下12人闖進決賽舞台,要在專業評審以及上萬名星巴克門市經理面前大顯身手。
最終,日本選手Nobuki Shimode以「Blooming Yuzu Espresso(柚香綻放義式濃縮)」贏得冠軍。他請評審聞香品嚐時說:「請拿起你的杯子,感受這香氣。」
星巴克執行長Brian Niccol在頒獎時笑說:「我覺得你下一步該上Food Network節目了。」
而星巴克的創辦人Howard Schultz也有親自參與這場大賽,他在登台演講時也提到,他從來沒像現在這麼看好星巴克的未來,Schultz雖於2023年卸下星巴克執行長職務並退出董事會,但在公司內部仍具高度影響力。這是他自Niccol去年接任CEO後,首次公開表態支持。
精品咖啡的浪潮逐漸席捲全球,越來越多消費者懂得分辨單品豆、手沖工法,也讓咖啡師比賽成為一種專業榮耀與商業契機,甚至有許多咖啡師會為了參加比賽,砸重本聘請教練進行專業訓練。
全球最熱門的博物館癱瘓了:羅浮宮員工罷工 揭露觀光壓力早已超載
羅浮宮可以說是全球最具有人氣的博物館之一,這座收藏達文西鉅作、匯聚數千年人類文明珍寶的博物館本週一,在員工罷工的情況下全面停擺,在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外,數千名手握門票的遊客被困在動彈不得的長長隊伍中,一臉困惑。
羅浮宮這個禮拜的狀況可以說是近年來報復性旅遊和觀光失控的象徵,當從威尼斯到雅典衛城等熱門景點紛紛想辦法限流,這座每年吸引全球數百萬人朝聖的指標性博物館,如今也面臨自身的崩潰邊緣。
就在罷工前一天,南歐各地掀起反觀光抗議浪潮,馬約卡島、威尼斯、里斯本等地萬人走上街頭,抨擊過度觀光破壞當地生活與居民權益。在巴塞隆納,甚至有激進分子拿水槍朝遊客噴水,戲謔地想「替失控的觀光業降溫」。
羅浮宮這場臨時罷工起於一場例行內部會議。導覽人員、售票員與保全聯合拒絕上工,抗議人力長期不足、人潮難以管理,以及工會口中的「無法再忍受的工作條件」。羅浮宮歷來就很少有臨時關門的紀錄。除了戰爭、疫情期間,以及2013年安全疑慮與2019年人流過多引發的突發罷工外,幾乎都是照常開放。但像這次這樣,毫無預警、全面癱瘓、眾目睽睽之下爆發,非常罕見。
更諷刺的是,這場混亂正好發生在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提出「羅浮宮新文藝復興」大改造計畫幾個月後。該計畫旨在解決館內漏水、溫度劇烈變化、基礎設施老化與人流超載等問題。
羅浮宮去年共接待了870萬名遊客——幾乎是建築設計可負荷量的兩倍。即便館方設每日3萬人上限,館內體驗早已成了一場「體力戰」。
如果你喜歡這份電子報的內容,也許也會喜歡我們每天的Podcast節目😉如果你也喜歡這份電子報,歡迎轉傳給你身邊的朋友!
目前訂閱一年還可享有76折優惠喔!🎙了解如何開啟訂閱
• S5EP593 Meta斥資 150 億美金投資數據標記新創Scale AI 什麼是data labelling 與 人造肉從市場熱門話題到乏人問津 Impossible Foods決定轉型主攻新消費族群
• S5EP594 用Pizza賄賂小朋友 養成閱讀習慣 Pizza Hut Book It計畫推出滿四十年 Gamification的超成功案例 與 投資AI太燒錢 Meta決定首度在Whatsapp上開啟廣告投放和訂閱
• S5EP595 高階信用卡大戰正式展開 美國運通與摩根大通推出大規模升級計畫 與 無限工時已經到來 早上六點回email 晚上十點做ppt 微軟工作趨勢報告
• S5EP596 臺灣之光鼎泰豐正在顛覆美國餐飲產業 創全美平均單店營收最高 與 玩具巨頭Mattel宣布與OpenAI合作 與 美版PTT社群平台Reddit起訴AI新創稱Anthropic非法抓取自家資料訓練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