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lemon指控Costco賣仿冒品 一件價差超過一百美金/ 小蝦米也能成為熱賣經典 這部校園喜劇重寫獨立電影行銷策略/ 從《布魯克林有棵樹》一虧紐約移民文化建築的歷史 廉租公寓中的Airshaft通風井

Lululemon指控Costco賣仿冒品 一件價差超過一百美金/ 小蝦米也能成為熱賣經典 這部校園喜劇重寫獨立電影行銷策略/ 從《布魯克林有棵樹》一虧紐約移民文化建築的歷史 廉租公寓中的Airshaft通風井

July 6th, 2025 By Esther T and Tony C

Edward Hopper’s Night Windows, 1928 

大家好!歡迎來到第147期的通勤精釀電子報🌞

最近在讀《A Tree Grows in Brooklyn》(布魯克林有棵樹)這本書,書中的背景是1912年的紐約,講述著閱讀如何讓卑微的生命變得高貴,知識如何改變人的修為與命運,家庭的力量如何支撐孩子實現自己的夢想。

在書中常常出現一個字Airshaft(通風井)讓我感到十分好奇,好奇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空間,仔細一查發現很有趣,是有關於紐約移民還有建築的歷史,書中主角Francie一家人是住在貧民窟裡的Tenement Building廉價出租公寓,而這些通風井是城市建築歷史中非常重要也總是被忽視的元素。

The airshaft was a horrible invention. Even with the windows tightly sealed, it served as a sounding box and you could hear everybody's business. Rats scurried around the bottom. There was always the danger of fire. A match absently tossed into the airshaft by a drunken teamster under the impression that he was throwing it into the yard or street would set the house afire in a moment. There were vile things cluttering up the bottom. Since this bottom couldn't be reached by man (the windows being too small to admit the passage of a body), it served as a fearful repository for things that people wanted to put out of their lives. Rusted razor blades and bloody cloths were the most innocent items.

通風井是個糟糕的發明。整個天井相當於一個巨大的共鳴箱,即便把窗戶關得死死的,別人家在幹什麼也都能聽得一清二楚。井底總有老鼠跑來跑去。通風井還是一個巨大的火災隱患。假如有個卡車司機喝醉了酒,順手把一根沒滅的火柴往通風井里一扔,以為自己是往院子里或者街上扔呢,那不一會兒整棟房子都能被點燃。井底堆著各種惡心的髒東西。井壁的窗口太小,人鑽不過去,因為沒人能爬下去,所以井底自然就成了個藏污納垢的可怕地方,什麼不想要的東西都往裡面扔,生鏽的剃須刀片和沾了血的衣服都算是好的了。

- 《A Tree Grows in Brooklyn》

最近在讀《A Tree Grows in Brooklyn》(布魯克林有棵樹)這本書,書中的背景是1912年的紐約,講述著閱讀如何讓卑微的生命變得高貴,知識如何改變人的修為與命運,家庭的力量如何支撐孩子實現自己的夢想。

在書中常常出現一個字Airshaft(通風井),讓我感到十分好奇,好奇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空間,仔細一查發現很有趣,是有關於紐約移民還有建築的歷史,書中主角Francie一家人是住在貧民窟裡的Tenement Building廉價出租公寓,而這些通風井是城市建築歷史中非常重要也總是被忽視的元素。

在19 世紀末,紐約的人口急劇增長,城市住房短缺,出現大量Tenement Building廉租公寓。當時房子建得密密麻麻,中間幾乎沒有空隙,造成房間黑暗悶熱,疾病容易傳播。因此,紐約州於 1867 年首次通過了《Tenement House Act》,要求每個房間都必須能接觸到新鮮空氣與自然光,廁所不得再設於地下或後院,這樣的規定這就逼使建築師設計出airshaft這種折衷方案。

雖然 airshaft 初衷是好的,但實際效果往往不如預期,通風井通常是垂直空間,位於建築物中央或者兩棟建築中間,本來是為了用來提供自然光線、增加空氣流通以及,協助廁所與廚房的通風。

結果沒想到就像書中所寫到的,Airshaft的通風效果差,空氣容易滯留,常常成為垃圾堆積處,甚至吸菸時會有人丟菸蒂下來,也容易傳遞聲音與氣味,鄰居之間的生活聲音清晰可聞,而且因為結構封閉,有時也成為老鼠與蟑螂的溫床。像書中有一段就是主角的阿姨直接將酒瓶丟到通風井之中。

雖然功能有限,但這些大多出現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所建造的廉價出租公寓之中的通風井,讓我們能了解當時紐約的都市生活。Edward Hopper 的畫作〈Night Windows〉(1928)就描繪了一個女子站在面對通風井的窗邊,許多經典紐約電影裡的窗對窗對望場景,其實就是對 airshaft 結構的再現。

有機會到紐約旅遊的話也可以到Tenement Museum參觀,這棟建築原為1863年落成的五層樓磚造建築,曾是數百位來自不同國家的移民家庭的住所。這棟建築曾於1935年因不符合更新法規而封閉上層公寓,直到1988年才被歷史學家發現並保留下來。

博物館公寓內部還原了19~20世紀的居住樣貌體驗,以真實租戶家庭的歷史故事為主軸,無自助遊覽,由導覽員帶領小團體進行沉浸式參觀,了解不同族裔與時代的更迭,也是研究和體驗美國夢的珍貴場所。

🔗瞭解更多

🔨Lululemon指控Costco賣仿冒品 一件價差超過一百美金

在前幾週前公佈了令人失望的全年財測之後,Lululemon迎來了在過去五年中最差的股價表現,到目前為止該公司的股價依然看起來十分疲軟,今年至今Lululemon的股價已經下跌超過36%。

而現在這家來自加拿大的運動服飾品牌想到一個重振動力的方式就是,打擊那些未經許可,抄襲Lululemon的盜版瑜珈褲、帽T還有外套。根據CNN的報導Lululemon最近對連鎖大賣場Costco提起了訴訟,指控這家批發巨頭侵犯了自家的智慧財產權,透過在 Costco的Kirkland系列銷售Lululemon產品的山寨版本,「非法」利用Lululemon的「聲譽、商譽和心血」。

總共49頁的訴訟書詳細列出了Costco這些商品之中有哪個部分涉嫌跟Lululemon有相似的設計,還滿有趣的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這到底有沒有相似?除此之外也列出了相似產品的價格差異,兩家的價差可以說是非常巨大,有多大呢?舉例像是Lululemon的Scuba 帽T零售價為118美元,而Costco版本的定價則不到8美元,相差了一百多塊美金。

雖然在 Lululemon 2025財年第一季財報中,美國和加拿大的營收成長勉強保持正數(成長 3%),但同店銷售卻下降了2%,公司高層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消費者在購物上仍然謹慎,以及受到了關稅的影響。

為了減緩關稅問題對利潤的壓縮,Lululemon持續推動漲價再加上裁員,但仍不敵現在其他熱門品牌對手的競爭,運動休閒服飾領域競爭越來越激烈,已經威脅到LULU作為北美優質運動服飾首選品牌的地位,就更別說現在還有各種低價盜版商品的競爭,以原價約 7%的價格提供的複製品,也成為LULU急需解決的問題。

The “dupe” economy

曾以為只要做好產品和行銷,就不怕盜版商品的威脅,但沒想到現在這些平價替代的經濟模式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市場,尤其是Z世代的消費者特別喜愛這些平價替代,根據2023年Business Insider的調查,71%的Z世代表示他們至少有時會購買山寨產品,各種爆紅商品的仿冒版本,從 Labubu 娃娃到柏金包,都在貨架上熱銷。

不過有趣的是,Lululemon本身也曾在2022年起訴運動器材公司 Peloton抄襲其服裝,但僅僅一年後就宣布與該品牌建立五年合作夥伴關係。

🔗EP91 Lululemon Dupe近期爆紅的Dupe經濟

甚至在2023年的時候,Lululemon也曾對山寨商品做出反擊,他們當時的選擇是去擁抱這些山寨品,知道這些dupe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在TikTok上面,那些標Lululemon dupe的影片有超過1.8億的點擊率而且還在不斷地增加當中,在影片之中通常還都會附上購買連結直接導購讓大家去買那些比較便宜的Lululemon dupe瑜珈褲,Lululemon可以說是受到這種dupe影響的最嚴重的品牌了,從瑜珈褲到運動內衣到外套都無一倖免,平時我們買一間瑜珈褲最便宜可能未稅價格98塊加幣,然而在Amazon上面你輕鬆就可以找到32塊的替代品,說實在話我有去看tiktok上面的影片,有一些我也分不出其中的差別了,除了商標之外,因為畢竟是影片也看不太出來細節,再加上KOL會大肆宣揚穿起來沒差甚至仿冒的更好。

所以在前年,Lululemon就真的推出了一個Dupe swap的活動,消費者可以拿你在網路上買的Lululemon dupe瑜伽褲到洛杉磯的Lululemon店面去換正版的Lululemon瑜伽褲,是不是非常驚人!

消費者拿著半價不到的仿冒品,就可以到店面免費換成正版的商品,因為這樣那個週末店面整個大排長龍。

這樣的策略背後的邏輯就是希望給消費者一種,與其是處罰責備,還不如給予鼓勵:「謝謝你,比起穿著仿冒品,還是我們的商品比較好。」

雖然短期內對於Lululemon來說會是一筆多出來的開銷,但長期而言,消費者就能真正穿進去他們家的商品,而非仿冒品,對一個品牌來說,長期下來帶來的效益可能是更好的。畢竟就是要你的商品很好,才會有人仿冒。

不過幾年過去了現在面臨股價暴跌,財務預測不如預期,現在lululemon也必須開始想不同的辦法打擊這些山寨品了

關於Dupe經濟

過去幾年在Tiktok抖音國際版上面出現了非常多有關於Dupe的hashtag標註,這些標註的影片有了超過幾十億的點擊率,分別是各種節儉的KOL開始分享著那些長得很像,或者說根本一模一樣的knockoff products類似山寨品,但是他又不是真的counterfeits仿冒品,這些dupes從設計師品牌的服裝,精品包包甚至到鞋子都有。

這個字到底有多熱門?

幾年前Dupe在Google上面的搜尋量創下了歷史紀錄,消費者也致力於在像是Reddit的社群者中找群那些超級山寨品superfake的精品包包。當大家的荷包縮水,找尋價格較低的替代品好像變成了一種新興消費模式,在歐盟知識產權局就曾向15到24歲的年輕人進行了一項調查,其中有37%的人都說他們曾經有買過一項以上的山寨仿冒產品,這個數字比起在2019年的時候,上漲了兩倍之多。

Dupe這個字是Duplicate複製品的縮寫,指的就是那些長得很像某個品牌的某個熱門產品的東西,但是價格卻更便宜。而且其實這種Dupe並不違法,甚至可能是一個合法的品牌,並不是完全像是仿冒品,像之前台灣爭議很大的王思佳是否有用假貨一樣,但是這種dupe他很明確地告訴消費者我們的商品並不是那個牌子,只是東西跟那個牌子的商品長得一模一樣,甚至品質也一樣,只是價格比較便宜,然後少了品牌在商品上,舉例像是在去年的時候,美國連鎖超市Trader Joes就推出一款防曬乳,他裡面的成分跟知名的Supergoop Unseen Sunscreen簡直是一模壹樣,但是價格去相差很多,一個9塊美金一個35塊美金,這就是所謂的dupe的感覺。

而最近我們發現,這種dupe類商品卻越來越多,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現在的經濟環境,當商品的價格越來越高的時候,消費者很容易就會想要去找尋更加經濟實惠的選項,那些長相類似成分類似但價格更平易近人的替代品,比方說像是知名的Yeti水杯或是我最近很愛用的Stanley網紅水杯,隨便打開Amazon品牌名稱加上dupe,就可以找到很多類似替代品,但這些商品真的品質跟原品牌一樣嗎?可能就要自己買來實踐看看了。

🎥小蝦米也能成為熱賣經典 這部校園喜劇重寫獨立電影行銷策略

我很喜歡看美式(無厘頭)的校園喜劇電影,可能是因為校園喜劇會紀錄拍攝當下那個時代的青春模樣,而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流行文化,所以有一種在看時空膠囊的感覺,但是就算是在看過去所發生的事物,這些電影又會點出ㄧ些值得反思的主題,例如友情、探索自我或是與同儕相處中的霸凌議題等,而如果以我成長年代來看,最經典的一部大概就是2004年上映的《拿破崙炸藥》(Napoleon Dynamite) ,故事就是圍繞在主角拿破崙的高中生活,以及他與家人和朋友的互動,而這些角色最特別的地方是他們個個都是再平凡不過的人,並不是想像的校園風雲人物,他們透過種種尷尬卻不自知的行為向觀眾演繹出一個美國小鎮的日常生活,在沒有故意搞笑的爆點之下,這些互動卻讓影迷可以慢慢回想,然後越想越好笑。

這部電影原本是一部低成本的獨立電影(整個預算不到50萬美金),但是最後在美國票房卻開出4千5百萬美金的亮眼成績單,除了電影本身之外,功不可沒的是背後的行銷團隊,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分析當初這個團隊是如何成功宣傳這部電影的,然後在沒有社群媒體的時代下吸引最正確的受眾形成狂熱粉絲,剛剛講到這部電影的笑點是需要慢慢回想才會覺得越來越好笑,所以當時團隊甚至就打造了一個可以免費無線次去電影院看《拿破崙炸藥》的試映模式,打造讓觀眾上癮的機制,然後這些最前期的死忠粉絲就會去跟親朋好友宣傳,最終讓更多人進入戲院觀賞。

🔗Learn More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

請注意,留言須先通過審核才能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