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布魯克林有棵樹》一虧紐約移民文化建築的歷史 廉租公寓中的Airshaft通風井

從《布魯克林有棵樹》一虧紐約移民文化建築的歷史 廉租公寓中的Airshaft通風井

Edward Hopper’s Night Windows, 1928

最近在讀《A Tree Grows in Brooklyn》(布魯克林有棵樹)這本書,書中的背景是1912年的紐約,講述著閱讀如何讓卑微的生命變得高貴,講述知識如何改變人的修為與命運,講述家庭的力量如何支撐孩子實現自己的夢想。

The airshaft was a horrible invention. Even with the windows tightly sealed, it served as a sounding box and you could hear everybody's business. Rats scurried around the bottom. There was always the danger of fire. A match absently tossed into the airshaft by a drunken teamster under the impression that he was throwing it into the yard or street would set the house afire in a moment. There were vile things cluttering up the bottom. Since this bottom couldn't be reached by man (the windows being too small to admit the passage of a body), it served as a fearful repository for things that people wanted to put out of their lives. Rusted razor blades and bloody cloths were the most innocent items.  - 《A Tree Grows in Brooklyn》

通風井是個糟糕的發明。整個天井相當於一個巨大的共鳴箱,即便把窗戶關得死死的,別人家在幹什麼也都能聽得一清二楚。井底總有老鼠跑來跑去。通風井還是一個巨大的火災隱患。假如有個卡車司機喝醉了酒,順手把一根沒滅的火柴往通風井里一扔,以為自己是往院子里或者街上扔呢,那不一會兒整棟房子都能被點燃。井底堆著各種惡心的髒東西。井壁的窗口太小,人鑽不過去,因為沒人能爬下去,所以井底自然就成了個藏污納垢的可怕地方,什麼不想要的東西都往裡面扔,生鏽的剃須刀片和沾了血的衣服都算是好的了。

 - 《布魯克林有棵樹》

在書中常常出現一個字Airshaft(通風井),讓我感到十分好奇,好奇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空間,仔細一查發現很有趣,是有關於紐約移民還有建築的歷史,書中主角Francie一家人是住在貧民窟裡的Tenement Building廉價出租公寓,而這些通風井是城市建築歷史中非常重要也總是被忽視的元素。

在19世紀末,紐約的人口急劇增長,城市住房短缺,出現大量Tenement Building廉租公寓。當時房子建得密密麻麻,中間幾乎沒有空隙,造成房間黑暗悶熱,疾病容易傳播。因此,紐約州於 1867 年首次通過了《Tenement House Act》,要求每個房間都必須能接觸到新鮮空氣與自然光,廁所不得再設於地下或後院,這樣的規定這就逼使建築師設計出airshaft這種折衷方案。

雖然通風井初衷是好的,但實際效果往往不如預期。通風井通常是垂直空間,位於建築物中央或者兩棟建築中間,本來是為了用來提供自然光線、增加空氣流通以及協助廁所與廚房的通風。

結果沒想到就像書中所寫到的,Airshaft的通風效果差,空氣容易滯留,常常成為垃圾堆積處,甚至吸菸時會有人丟菸蒂下來,也容易傳遞聲音與氣味,鄰居之間的生活聲音清晰可聞,而且因為結構封閉,有時也成為老鼠與蟑螂的溫床。像書中有一段就是主角的阿姨直接將酒瓶丟到通風井之中。

雖然功能有限,但這些大多出現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所建造的廉價出租公寓之中的通風井,讓我們能了解當時紐約的都市生活。Edward Hopper 的畫作〈Night Windows〉(1928)就描繪了一個女子站在面對通風井的窗邊,許多經典紐約電影裡的窗對窗對望場景,其實就是對 airshaft 結構的再現。

有機會到紐約旅遊的話也可以到Tenement Museum參觀,這棟建築原為1863年落成的五層樓磚造建築,曾是數百位來自不同國家的移民家庭的住所。這棟建築曾於1935年因不符合更新法規而封閉上層公寓,直到1988年才被歷史學家發現並保留下來。

博物館公寓內部還原了19~20世紀的居住樣貌體驗,以真實租戶家庭的歷史故事為主軸,無自助遊覽,由導覽員帶領小團體進行沉浸式參觀,了解不同族裔與時代的更迭,也是研究和體驗美國夢的珍貴場所。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

請注意,留言須先通過審核才能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