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破產 數百萬人的 DNA恐遭出售/📉以1.75億美金將自己新創賣給JP Morgan詐欺醜聞 主角Javice遭裁定詐欺罪成立/📱最近看到有趣的字

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破產 數百萬人的 DNA恐遭出售/📉以1.75億美金將自己新創賣給JP Morgan詐欺醜聞 主角Javice遭裁定詐欺罪成立/📱最近看到有趣的字

Mar 30th, 2025 By Esther T and Tony C

大家好!歡迎來到第133期的通勤精釀電子報🌞

Sense of agency

在讀The Let Them Theory時第一次看到Sense of agency這個詞,指的是個人對於自己行動的控制感與主導感,也就是一個人是否覺得自己的行為是自主選擇的,而不是被外在環境或他人操控,當你覺得「我是自己行動的主導者」,你就擁有較強的Sense of agency

前幾天我們深入的分享了《The Let Them Theory》這本好書:

掌控自己人生最快的方法,就是停止試圖控制你身邊的每個人。

你可能完全沒意識到,自己究竟浪費了多少時間、精力和注意力,試圖去掌控別人。你也不知道自己消耗了多少能量,整天思考、擔心、甚至執著於他人的行為——他們做了什麼、沒做什麼、感受如何,而這些其實全都不在你的掌控範圍內。

《The Let Them Theory》出版於去年底,作者Mel Robbins是一名知名作家以及激勵演講家,告訴讀者如何透過簡單的「Let Them」理念,放下對他人行為的執著,專注於自身的成長與幸福。

歡迎點選連結收聽

S5EP539 最近的愛書 The Let Them Theory 掌控自己人生最快的方法 就是停止試圖控制你身邊的每個人🔗Learn More

📱最近看到有趣的字

Doomscrolling「末日狂刷」

這是一個近年來流行的詞,指的是人們無法停止滑手機或瀏覽負面新聞,即使這些資訊讓自己感到焦慮、沮喪,仍然欲罷不能。這個詞是由doom(厄運、末日)和scrolling(滑手機)組合而成,生動描述了人們無意識地、不斷刷新社群媒體或新聞網站,沉浸在災難性或負面消息的行為。

Doomscrolling的現象在社會動盪、全球危機或重大負面事件的期間會更頻繁出現,例如疫情、戰爭、經濟衰退等時期,人們會不由自主地持續搜尋與這些事件相關的資訊。但是這種行為也可能會帶來心理健康上的負擔,甚至形成惡性循環。

為什麼我們會陷入Doomscrolling?

Doomscrolling背後的心理機制與人類的「負面偏誤」(Negativity Bias)有關,這是一種大腦更容易被負面資訊吸引的現象。從進化角度來看,遠古時期的人類如果迅速察覺危險,會有助於生存。所以我們對壞消息的敏感度天生就比較高,導致在面對災難性事件時,往往會忍不住不斷尋找更多資訊,以確保自己是有所準備的。

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破產 數百萬人的 DNA恐遭出售

這幾天新聞一直在報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破產的消息,在五年前,基因檢測23andMe是世界上最熱門的新創公司之一,有數百萬人都想要透過吐口水在試管裡進而了解自己的祖先是從何而來。甚至連美國知名的脫口秀主持人兼電視製作人歐普拉都曾經表示這個基因檢測小工具是他最愛的東西之一!

我們在大約一年前談到這間公司時,23andMe的估值已經從最高峰時相比下跌98%,納斯達克甚至威脅要取消掉他們低於一塊美金的股票,讓該公司下市。

這間公司透過居家DNA檢測套組,已經分析超過1500萬人的基因,其中包含超過25萬名英國用戶。但是現在23andMe宣布已經向美國法院申請破產保護,並尋求出售公司資產。

23andMe強調,用戶的數據隱私會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但同時也坦言,公司正在尋求「最大化資產價值」的方法。這讓外界擔憂,23andMe可能會將用戶的DNA數據出售給數據公司,甚至用於精準廣告投放。隱私權倡議者已經呼籲用戶盡快刪除自己在23andMe上的資料,而加州檢察長Rob Bonta也在上週五公開建議消費者刪除個人檔案。

對於這些隱憂,23andMe強調:「公司儲存、管理與保護客戶數據的方式並沒有改變。」但市場對此仍抱持疑慮。

這間曾經紅極一時的DNA檢測公司,在 2021 年時估值一度高達 60億美元(約新台幣 1920 億元),如今卻大幅縮水至4800萬美元(約新台幣 15.4 億元)。隨著DNA檢測市場退燒,23andMe 的營收也持續下滑。截至2024年3月,公司累計虧損 6.67 億美元(約新台幣 213 億元),而截至9月底,手上的現金僅剩1.27億美元(約新台幣 40 億元)。

目前,23andMe董事會已經拒絕創辦人暨前CEO Anne Wojcicki 提出的第三次收購要約。這項收購案對公司的估值為每股2.94美元,約7800萬美元(約新台幣25億元),但條件是公司需達到特定的營收目標。

Wojcicki也宣布自己已辭去CEO職位,並打算參與公司出售的競標程序。

23andMe董事長Mark Jensen表示:「我們承諾會持續保護客戶數據,並確保未來的用戶數據管理保持透明。數據隱私將會是任何潛在交易的重要考量因素。」該公司也強調,「任何買家都必須遵守相關法律,確保客戶數據的妥善處理。」

然而,23andMe過去就曾因數據安全問題惹上麻煩。去年,一場駭客攻擊導致700萬筆用戶數據外洩,其中包含擁有中國血統與阿什肯納茲猶太(Ashkenazi Jewish)血統的用戶姓名,當時已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去年9月,23andMe為此同意支付3千萬美元(約新台幣 9.6 億元) 來和解集體訴訟,並已獲得3千5百萬美元(約新台幣 11.2 億元) 的融資以維持營運。該公司還與英國製藥大廠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GSK) 簽署研究協議,利用這些基因數據開發新藥。而葛蘭素史克也擁有權利,決定是否在今年稍晚延長這份合作。

這場基因檢測龍頭的破產風暴,是否會讓數百萬人的DNA數據流入市場?隱私權問題,恐怕才正要開始發酵。

這間曾經紅極一時的公司現在卻破產,讓用戶現在還要自己想辦法刪除個人資料,在去年的節目裡我們談到了,這一切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它們當年是如何崛起?了解了這間公司背後非常有趣的創辦人Anne Wojcicki的故事。

歡迎點選連結收聽🔗

🔗Learn More

📉以1.75億美金將自己新創賣給JP Morgan詐欺醜聞 主角Javice遭裁定詐欺罪成立

全球金融巨頭JPMorgan Chase以1.75億美元收購學生貸款平台Frank,如今卻發現遭到欺騙,創辦人Charlie Javice被控偽造400萬名用戶資料,以膨脹數據欺騙銀行。檢方指出,Javice在交易前一週,聘請數學教授生成合成數據,讓第三方驗證機構誤信該公司平台擁有龐大客戶群。JPMorgan收購後,才發現Frank的真實用戶僅30萬,事情會被發現是因為PMorgan在收購後嘗試對這批「用戶」發送行銷郵件,卻發現僅有28%的郵件成功送達, 這才意識到整起收購案是一場騙局,導致交易變成一場災難。

這起案件不僅讓Javice及其團隊面臨詐欺指控,更讓JPMorgan自家內部決策遭受質疑。早在交易前,Capital One就曾因數據異常放棄收購,但JPMorgan高層仍執意推進。如今,執行長Jamie Dimon坦承:「這是一個重大錯誤。」辯方則反擊,稱JPMorgan 只是因政策變動導致併購失敗,才想藉詐欺指控脫身。而歷時數週的審判正式落幕,紐約陪審團裁定Frank創辦人Charlie Javice及其公同創辦人Olivier Amar「詐欺罪名成立」,兩人最高恐面臨數十年監禁。

Frank的創立宗旨是幫助學生更容易申請美國聯邦財務補助(FAFSA),讓就學成本較高的大學生能夠獲得政府或學校的經濟支援。它的核心產品是一個類似TurboTax的線上工具,聲稱能在4分鐘內引導學生完成FAFSA申請程序,減少繁瑣的文件作業和申請過程中的困難。推出時,基本的功能是免費使用,而學生也可以付訂閱月費去找到更多獎學金和財務補助的機會,並且得到Frank平台更深入的協助,甚至包括提前拿到獎學金的現金等。

🔗Learn More

如果你喜歡這份電子報的內容,也許也會喜歡我們每天的Podcast節目😉

目前訂閱一年還可享有76折優惠喔!🎙了解如何開啟訂閱

• S5EP536 叫外送還可以分期付款 Klarna攜手DoorDash推出先買後付選項 與 世界快樂報告公布 今年最快樂的國家是 與 逢低買進的策略是否失效了

• S5EP537 年輕消費者不愛便宜紅酒 Yellow Tail如何翻身再戰 與 StubHub IPO文件分析

• S5EP538 Netflix的荒唐醜聞 遭名導演詐欺 影集沒拍成 巨款拿去買勞斯萊斯與奢華床墊 與 Airbnb將砸2億美金推廣新業務 擬於5月推出全新體驗力拚新商機

• S5EP539 最近的愛書 The Let Them Theory 掌控自己人生最快的方法 就是停止試圖控制你身邊的每個人 與 上市公司CEO的高薪趨勢 為何能夠年薪破億

• S5EP540 動畫翻拍真人版魅力不再 迪士尼咬下毒蘋果 票房跌入沈睡 與 Lululemon財報後股價大跌 要如何搶救銷售額趨緩的美國市場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

請注意,留言須先通過審核才能發佈。